文法学院 » 机构设置 » 新闻系

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简介


编辑:胡泮    时间:2022-07-30    点击:

一、新闻系概况

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前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方向,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新闻学专业,2004年开始招生,2009年新闻系成立。现有在校生270人,累计培养毕业生977人。现有专兼职教师26人,专职教师中教授2人,副教授4人,双师型教师占比50%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新闻系建设成效显著、优势突出、特色鲜明。

二、新闻系优势

1.2014年新闻学专业在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。

2.2019年新闻学专业被遴选为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建设点。

3.5年,新闻系教师作为参与人累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。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4项,主讲省级精品课和一流课程各一门。

4.5年,新闻系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,省部级课题14项,获得省部级社科成果奖3项。

5.5年,新闻系学生参与多项学科竞赛累计获奖400多项,其中国家级30项,省级等级奖220项,发表论文48篇。

6.新闻系在北京建立民族画报社和民族团结杂志社两个实践基地,在省内建立了大连日报社、大连电视台、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、大连巨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10个实践基地。

三、培养目标

新闻学专业秉承素质、能力、知识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,按照宽口径、厚基础、高素质、强应用的人才培养规范,打造能够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的全能型新闻人才。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与传播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,具有现代新闻传播专业技能和媒介经营管理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,掌握党和国家新闻与传播法规和政策,党性原则强,业务水平高,能够在新闻、出版、广播影视、网络信息传播部门及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、写作、出版、宣传、策划及媒体管理等工作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民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四、培养特色

1.构建“新闻+”人才培养模式。

培养政治立场坚定、人文底蕴深厚、实践技能精湛的各民族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,为实现厚基础、宽口径的目标,开展“新闻+文化”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将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创新结合,实施新闻+传统文化、新闻+民族文化、新闻+时代文化、新闻+红色文化,打造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各民族人才。

2.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
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始终,采取“课堂-基层”、“课堂-竞赛”、“课堂-民族”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,带领学生深入基层、了解国情、增长本领,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,树立正确的祖国观、民族观、文化观、历史观,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、思想认同、情感认同、价值认同,铸牢各民族学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
3.实施“四维”实践教学体系,建设融合协同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。

坚持“以学生为本,重视德育教育,强化协同育人,促进学生知识、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”,培养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高素质、强能力、总体优化”的人才培养理念。强调“教与学为一体,课内与课外为一体,校内与校外为一体,理论与实践为一体”。实施“四维”实践教学培养体系:1)一条主线:“德才兼备、知行合一”;2)两相结合: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;3)三大平台:课程实践平台、媒体实习平台、工作室模拟媒体运营平台;4)四个环节:专业认知与情境体验、实务操作、创新创意、模拟运营。开展协同育人,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,进行跨地区跨部门合作,在文化基础、专业理论、专业技能三个层面打造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多民族应用型人才。

五、主要课程

新闻学概论、传播学、广播电视新闻学、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、新媒体导论、广告学概论、数字媒体技术、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、中国新闻事业史、外国新闻事业史、新闻采访与写作、新闻摄影、新闻编辑、新闻评论、媒介经营与管理、大学写作、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、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现当代文学

六、社会服务

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培养大量毕业生在西北和东北就业,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国家战略服务。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,关注民生、关注文化,新闻学专业教师结合实践课程,带领专业学生扎根一线、了解国情、增长本领。将课程思政和专业实践教学紧密结合,在创作的过程中,推动师生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,培养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