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信息
姓 名 |
夏琳 |
性别 |
女 |
职 称 |
副教授 |
最高学位及授予单位 |
博士,吉林大学 |
所在学院 |
文法学院 |
电子邮箱 |
lingo77@163.com |
学科/类别 |
法学/法律硕士 |
招生方向/领域 |
法律(法学) 法律(非法学) |
所在科研平台及职务 |
(选填) |
(学习与工作经历、研究方向及成果统计等信息)
1. 学习经历 1996年就读于吉林大学法学院,取得法学学士 学位;2000年就读于吉林大学法学院,取得民 商法学硕士学位;2008年取得吉林大学民商法 学博士学位。 2. 工作经历 2003年进入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工作,累计承担过12门专业必修课、选修课、公选课和通识教育课的讲授工作,担任两门法学专业实践课指导教师。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均在90分以上。曾获得辽宁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大连赛区文科组三等奖。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百余篇,10余人获得优秀毕业论文,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。担任多届学生班导师,获得优秀班导师标兵等荣誉称号。 3. 研究方向及代表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。出版学术专著《英美侵权法中精神痛苦损害赔偿制度研究》,在核心期刊《河北学刊》发表论文《第三人视域下故意侵权精神痛苦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》,在核心期刊《新闻知识》发表论文《媒体审判的伦理学探讨》等。主持辽宁省教育厅、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并顺利结题,2020-2023年连续主持大连市妇联项目,结题成果获两个一等奖、两个二等奖。 |
个人学术主页 |
链接(选填) |
主讲研究生课程 |
课程名称、慕课网址(选填) |
|
|
|
|
|
|
|
注:学科/类别、招生方向/领域须与招生专业目录保持一致。
二、代表性学术论文与著作
序号 |
论文或著作题目(以参考文献格式列举) |
1 |
夏琳. 英美侵权法中精神痛苦损害赔偿制度研究[M].北京: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,2013. |
2 |
夏琳. 媒体审判的伦理学探讨[J].新闻知识,2013,(06):40-42. |
3 |
夏琳. 第三人视域下故意侵权精神痛苦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[J].河北学刊,2014,34(05):237-241. |
注:限5项,导师须为第一作者,文献格式遵循GB/T 7714-2015。
三、政府科研奖励成果
序号 |
科研奖励成果名称 |
获奖级别及单位 |
获奖时间 |
1 |
|
|
|
2 |
|
|
|
3 |
|
|
|
… |
|
|
|
注:限5项,指政府自然科学奖、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,孙冶方经济学奖、中国专利奖、何梁何利科技奖等优秀成果奖。
四、代表性科研项目
序号 |
项目名称及来源 |
起止年月 |
1 |
英美法中精神痛苦损害赔偿制度及其借鉴/辽宁省教育厅 |
2012-2014 |
2 |
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法治保障研究/辽宁省社科联 |
2015-2017 |
注:限5项,导师须为项目负责人。
五、其他代表性成果
序号 |
成果名称、级别及来源单位、时间 |
1 |
《我国女性性权利的法律保护》,市级,大连市妇联项目结题成果二等奖,2020年。 |
2 |
《未成年人弑亲犯罪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》,市级,大连市妇联项目结题成果一等奖,2021年。 |
3 |
《图文性暗示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及防治对策》,市级,大连市妇联项目结题成果二等奖,2022年。 |
4 |
《从亲密伴侣间故意杀人看女性权益的法律保护》,市级,大连市妇联项目结题成果一等奖,2023年。 |
注:限5项。
六、指导研究生科研或创新代表性成果
注:限5项,研究生为第一或第二作者(导师第一作者)的科研或省级及以上创新成果。
七、主要学术兼职及荣誉称号
序号 |
学术兼职(荣誉称号)名称、批准(颁发)单位、时间 |
1 |
辽宁省法学会民族法治研究会理事,2021年9月。 |
2 |
|
3 |
|
… |
|
注:限5项。